河北省滦州法院:以能动司法为笔,绘就法治新“枫”景

2024-04-03 14:46:2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拓展基层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人民法院与滦州市人大常委会共同探索一体共建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法官工作室”协同治理机制,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民主化、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新动能。

    法官入驻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一站式解纷机制

  滦州市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工作室在茨榆坨镇芦苇庄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法、理、情”有机结合,努力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芦苇庄村人民法官工作室由滦州市人民法院茨榆坨人民法庭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及调解员组成,每周周四为法官固定接待群众日,驻点法官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每季度入站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宣传,积极下沉到社区、村委会、学校、企业等进行普法宣传,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借助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乡级人大代表来自基层、熟悉基层,充分发挥人头熟、地头熟、情况熟这一独特优势,在一线倾听群众呼声,收集民情民意和矛盾纠纷,通过人大代表与法官联合接待日,对于涉及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矛盾,人大代表和人民法官共同接待模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性化解。

  截至目前,芦苇庄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法官工作室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40余人次,发放各类法律知识宣传资料200余份,进行法律知识宣传4次,化解群众纠纷56件。

    人大代表入驻法院冀时调平台,助力多元解纷

  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入驻“冀时调”平台,引导人大代表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调解工作,提供“家门口”“一站式”“多元化”的解纷服务。

  依托冀时调平台,建成人民法院与人大代表沟通联络的平台,建立法院与人大代表调解工作的联动机制,开展双向联合调解、联合法治宣传等工作,通过“法官释法+代表说理”联动模式平纷止争,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和岗位优势参与到案件的调解中,探索“法官+代表”的解纷新模式,实现“1+1>2”的良好效果,有效促进诉源治理。

  一位来访村民说:“法律条文这么多,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用。现在可好了,有了法官工作室的普法宣传和法律讲座,通过这些案例,让我们更了解法律。在我们有不懂的或者遇到自己合法利益受损的时候,可以向法官咨询或求助,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法律救助,不用像以前那样遇到问题干着急了!”

  巡回审判入驻人大代表联络站,融入基层综治

  为进一步加强审判工作公开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滦州法院茨榆坨法庭深入代表联络站进行巡回审判,从“坐堂办案”到“送法上门”,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和参与案件调解,全程见证审判过程。在案件调解中发挥人大代表自身优势,助推矛盾化解,促进基层社会健康、社会环境和谐,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诉讼难题,做到“群众少跑路,法官多跑腿”。通过“法官审判+代表监督”联动模式,为群众提供“量身定制”的司法服务,更好地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多元有力的司法保障。

  针对一起人数众多的民间借贷纠纷,茨榆坨人民法庭以“巡回法庭”的形式审理该案,开庭过程中,主办法官充分听取双方诉求,并当庭宣讲了民法典中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让当事人及旁听村民明白民间借贷纠纷中“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法律释义,最终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双方当庭签署了调解协议,为这起民间借贷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人民法官+人大代表的“双驱动模式”有效融合了人大代表、人民法官、调解员等资源,打造人大代表、人民法官、人民群众的“共享法庭”,形成了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为群众提供常态化法律咨询和服务,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性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共同解答基层治理的“关键题”。

  下一步,滦州市人民法院将努力把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不断优化“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法官工作室”协同治理机制,切实搭建起民意沟通桥梁和纠纷调解平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司法公开公正,推动平安滦州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高超 王健)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责任编辑:滦县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唐山市滦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唐山市滦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20001975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联系我们: 0311-69086681    邮箱:hebeipaw@126.com    实习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