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平安中国建设要用好考评“指挥棒”
12月14日,中央政法委召开会议,对2018年度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核评价研究部署。 网友诸君一定很感兴趣:综治(平安建设)考核评价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考评内容是什么?考评结果有什么作用? 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是从2003年开始的,每年进行一次,目的是通过对各地各部门推进平安建设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进行考核评价,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平安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根据中央政法委印发的《2018年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考评内容分为69项,囊括45个成员单位,涵盖许多行业、领域,涉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公共安全、网络安全,开展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教育,落实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以及群众参与和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等诸多方面。考评结果和存在问题向省(区、市)党委、政府通报,作为整改依据,并作为对地市、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和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被考评扣分的地市,将不得参评综治先进城市和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奖项。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好考评的重要性、科学性、实效性、协同性、群众性、引领性,认真做好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发挥好考评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为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各地各部门应该如何把握今年综治考评工作要求?陈一新在讲话中提出要把握好“六个性”。 【一】把握好考评工作的重要性 多年实践表明,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是是推动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是落实地方、部门保一方平安责任的重要抓手。进入新时代,要进一步加深对考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积极参与考评、全力搞好考评的责任感使命感。 ——加强综治考评是夯实平安建设责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夯实平安建设责任,考评是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要用足用好这一“利剑”,推动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社会治理、平安建设责任。 ——加强综治考评是顺应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调整,党对综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综治考评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调整完善。要建立健全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的考评机制、考评方法,确保考评工作与党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同频共振,推动新时代社会治理、平安建设迈上更高台阶。 ——加强综治考评是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合力的客观需要。平安建设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就在于各部门齐抓共管。通过考评这一有效手段,能够将相关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全局,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要发挥好综治考评在搭平台、聚资源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平安中国建设强大合力。 【二】把握好考评工作的科学性 要根据社会治理形势任务变化,突出“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与干坏不一样、主动干与被动干不一样”,优化考评机制、完善考评指标,提高综治考评科学化水平。 ——要力求考精。要精确定位,紧扣综治工作、平安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内容,防止把综治考评等同于部门工作考核,把不相关的工作都往里装。今年考评细则设置了69项内容,各相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考什么、应该怎么考,科学赋予相应分值,确保考在“七寸”上。 ——要力求考准。坚持用数据说话、用实效说话相结合,把报送的数据和日常的工作统筹起来衡量,确保全面、客观、真实反映整体工作情况。要多设计一些对日常工作的考评指标,引导各地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功课做在日常,避免年底突击报送材料,搞临时抱佛脚那一套。 ——要力求考实。要防止“老好人”思想,敢于真考、实考、严考,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要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与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等挂钩,推动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导向。 【三】把握好考评工作的实效性 衡量考评质量,关键看推动工作的实效。要发挥考评“风向标”作用,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把平安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把各类风险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倒逼防范在先。加强行业监管,是从源头上防范各类风险隐患的治本之举。今年考评细则中涉及的药品安全监管、质量安全监管等项目,都是行业监管的重点领域,也是考评的重点对象。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以考评倒逼监管责任落实,推动完善市场准入、规范管理、重点监控等日常监管机制,堵塞管理漏洞。 ——要务求发现在早。今年考评细则中,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地铁公交安保工作等纳入考核范围,目的就是突出容易出事的重点物品、群体、场所、行业,建立相应的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要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把着眼点放到预测预警预防上来,掌握工作主动权。 ——要促进处置在小。要推动各地对风险隐患早化解、早处置,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完善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最大限度防止重特大案事件的发生。 【四】把握好考评工作的协同性 综治考评工作囊括45个成员单位,涵盖许多行业、领域,必须在增强整体性、协同性上下功夫。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确保考评工作协调有序推进。 ——要坚持各负其责。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综治考评工作与本单位、本系统中心工作统筹起来,实现考评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要通过考评,引导各领域、各行业分头抓好防风险、化矛盾、保安全、促稳定工作,真正做到把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 ——要坚持共同履责。在今年考评的66项重点工作中,有23个项目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协同考评。各部门要树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推进情况沟通、数据融通、渠道畅通,牵头部门要统筹调度好,配合部门要积极协作好,努力把考评过程变成群策群力、共考共评的过程。 ——要坚持有效问责。各考评单位要结合本部门职责,建立健全权利与义务统一、风险与责任关联、激励与惩戒并重的考评责任体系。对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要依法依规严厉问责,确保失责必问、问责必严。要将综治考评问责与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问责相衔接,更好发挥警示作用。 【五】把握好考评工作的群众性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最终评判者,平安不平安,群众最有发言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尺,不断增强考评结果的公信力。 ——要顺民意。今年考评细则中,注重加大了民意的分量,大幅度提高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值,使之成为单项考核分数最高的项目。要用好这一指标,更加注重倾听群众意见,通过智能调查等方式,畅通群众表达渠道,搭建群众评判平台,努力使考核导向、评价标准与群众的意愿相符合,真正把评判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 ——要解民忧。平安建设能否得到群众认可,关键要看是否能解决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今年,结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应提高了打击黑恶势力的考评分值,就是因为群众对黑恶势力深恶痛绝。要通过考评,引导各地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真正把社会治理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要聚民力。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的重要法宝。今年考评细则中,增加了“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建设情况”、“平安建设宣传教育”等内容,就是要突出借力于民的考评导向。要通过考评,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自觉拜群众为师、主动向群众问计,通过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把群众发动起来,努力开创群防群治新局面。 【六】把握好考评工作的引领性 开展考评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对所考工作的引领、推动、促进作用。要围绕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目标,用足用好综治考评这根“指挥棒”,为未来一个时期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树立正确导向。 ——要引领理念思路的创新。科学的考评催生科学的实践。要通过综治考评,引导各地各部门与时俱进更新社会治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政治导向、民本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养成科学的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引领社会治理迈向更高境界,努力开创平安建设新局面。 ——要引领体制机制的变革。这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综治考评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要通过综治考评,引导各地各部门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委领导机制,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社会协同机制,打造权责统一、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社会治理命运共同体。 ——要引领方法手段的改善。方法手段对路,社会治理就会事半功倍,这是开展综治考评的重要目标。要通过综治考评,引导各地各部门树立科学的治理方法论,自觉做到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先导、以智治为支撑,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关键词:平安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