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的最满意的一件事】心系百姓 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滦州市司法局 杜佳惠
“这个方案合理,我愿意接受”这是面对调解解决方案,当事人的当场表态。 2021年6月8日,茨榆坨司法所杜佳惠在走访群众时,遇到这样一件事:**村村民杨某通过招投标形式中标承包村集体土地29亩,承包后发现,该29亩土地有26亩地被其他村民占用,杨某几次找到涉及村民协商未果,在杜佳惠走访时向其求助。 经调查,2011年村委会将集体土地29亩承包给本村惠某,后惠某转包给杨甲,杨甲在土地使用过程中,私自将集体土地与本村8户村民的口粮地互换使用,所涉29亩集体土地在2021年3月26日承包到期,在土地承包到期前播种时间节点,村委会通过村内提前广播土地到期事宜,并告知涉及村民不再继续使用土地,但仍有7户村民在地里播种,其中4户播种小麦,涉及土地13亩,3户播种花生,涉及土地23亩。 了解情况后,杜佳惠先是听取了杨乙的意见,了解了农作物的市场价格,后对涉及村民逐户入户,通过听取意见、普及法律知识、借助外力劝说等方式,最终杨乙与7户涉及村民均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签订协议时,涉及村民说“这个方案合理,我愿意接受!”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多年来,茨榆坨司法所坚持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织密织牢立体式、全覆盖、无盲区的网格化调解组织体系,通过走访向群众学习、向群众求教、向群众问策,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置于先导性位置,大力解决了诸多民生问题。除此之外,茨榆坨镇各村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了全覆盖,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设立了民意收集箱、“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常态落实......确保群众线上线下获得法律帮助,真正打通了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司法工作者,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提升政法工作质效,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保障民生福祉的司法服务能力水平。 ![]() |
关键词:我做的群众最满意的一件事 |